909 天美國南方紀實

Eva Huang
11 min readJul 28, 2020

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.

– Mrs. Gump

來美國的九百天,我是以什麼樣的姿態與眼神觀看世界的,至今也不敢相信。在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(Atlanta, Georgia)的激流中,或許我能夠勇敢了些,是這樣子想像的。

回想當年收到Georgia Tech的入學通知,有旅居美國的朋友跟教授語跟我說交代說美國南方不一樣。而我也像多數華人一樣,對於美國南方的了解並不深,只好微微點頭,笑一笑說,大概是我唯一能讀的學校了。其實不難理解對於地域的不熟悉感從何而來。在美國輸出的好萊屋電影與大宗書籍,南方不是多數。有許多華人聚居、擁有直飛亞洲航班的紐約、波士頓,或是西岸的洛杉磯、西雅圖,都是比這些陌生的城市還要值得遊玩、產出敘事的。

來到南方,文化的差異是明顯的。或許當初認為是西方或美國文化整體上跟台灣差距,深究其因,竟是美國南方的緣故!最近朋友和我提及阿拉巴馬州的墮胎法案通過,使他們驚訝:難道美國不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嗎?

[前廊與白色搖椅]

台灣人有亭仔跤(tîng-á-kha),南方有前廊(front porch)和搖椅(rocking chair)。在歷史課本裡出現的大莊園,現在濃縮成一家家的獨門獨棟小房子,門廊和搖椅是不會省略的。

或許是農業社會的遺留物,時間在前廊是不會走的,對於南方人來說不管是晴天或雨天都是留客天。熱情與好客就是從左鄰右舍開始,一天的繁忙事務結束後,坐在搖椅上喝著南方式的冰紅茶,跟來往的人寒暄幾句,修整乾淨的草坪、車庫裡擺放的臨時冰箱和沙發⋯⋯。或許這些在美國普遍的流行,前院後院、郊區的仕紳生活,但不得不承認,南方在款待客人上,就有歷史上的優勢。決殺令(Django)裡也有一幕是來者是客,買賣黑奴前,在餐桌上邊談判邊吃飯的一幕。

我也曾坐在門廊的搖椅上,看著煙灰缸裡熄掉的餘燼,在還暖的末春裡做一個真正的南方人。身為台灣的城市小孩,第一次到美國郊區觀星象的印象實在深刻。坐在門廊上,晚風襲來,光著腳踩在地上,一抬頭全是星星。數不盡,光害全無,才理解為何地球科學的課本上真的能用星座盤觀星,而車庫裡的超大型望遠鏡也終於說得通。隨著來要糖果的小孩三五成群的到訪,以及他們對我投射出的異樣眼光,郊區的悠閒與社區隔離的種族/階級意識,全部美麗的融入夜晚的星空,成為美國人驕傲的財產之一。

[禮拜天不吃雞]

Chick fil A是少數台灣沒有的美式連鎖快餐店。因為學生中心多數都有這家店,也造成我來美國第一次被雞塊給嚇到,非常鹹!從喬治亞州發跡的CFA,最大的特點就是禮拜天不開門。

一般來說快餐店都應該標榜全年無休不是嗎?但創辦人Truett Cathy是虔誠的南方浸信會教徒,他在當年的創始店以來,就選擇讓員工在星期天休息充電,並且空出禮拜日,讓員工有自由時間選擇參加禮拜。

雖然美國宗教自由,但鈔票上就印著 “In God We Trust”,難怪堪稱是美國人第一跟第二熱愛的事物啊。曾經在距離亞特蘭大市中心一小時車程外的郊區,遇上車潮,我轉頭問朋友:「前面有車禍嗎?」竟換來詫異的回答:「沒啊,星期日本來早上就會有趕著上主日學跟做禮拜的車流」。而我雖曾因為觀看建築空間而進入教會(東海大學、MIT Chapel…光之教堂一直沒去看過),在2018年的復活節終於得以一窺南方虔誠的基督教信仰現場。

美國人不可割捨的郊區生活也促成教會林立的現象。來美國之前我只聽過靈糧堂,還有在學校學到的新舊教,知道的分支(denomination)非常少。我參加的教會禮拜(service)—就是南方浸信會(Southern Baptist)—的復活節特別SP。為何說是SP呢?因為許多基督教徒也不是每週出席禮拜,於是在宗教節日就會突然浮現一堆平常潛水的人們,必須預定特殊的大會場,才有辦法讓每個人都有座位。說是座位或許誇大了點,那次我們是站在公立高中的室內體育館裡。美國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大概是已開發國家裡數一數二少的,尤其在南方的郊區,閱聽能力真正的聖經或有落差,因此現代美國教會的禮拜內容是非常貼近人群的。

在偌大的體育場館裡,舞台上有一群年輕、身心健康(wholesome)的少年少女,組成樂團和領唱。曲目也拋棄原本艱澀的經文朗誦,改成現代搖滾、流行曲風,在北美行程自成「基督教音樂(Christian Music)」。站在千人幾乎全是白人及少數黑人的「臨時教堂」中,我侷促的想了解什麼,卻又無所適從。隨著讚美上帝與奇異恩典(Amazing Grace)的高潮來臨,人們閉上眼睛,隨著音樂搖擺,數百雙手高舉,而我的心也漸漸沉了下來。

[狐狸腥聞]

阿甘正傳(Forrest Gump)是家喻戶曉的電影,片中刻畫的「美國精神」或許是全美通行,但取景和故事發生地點都是在美國南方。從阿拉巴馬出生、從軍打越戰前去田納西,到後來的華盛頓DC領獎,跑至密西西比,再到喬治亞州的薩凡納,這些都是美國南方(The South)的代表州。

在美國內戰歷史中,南北對立分明。根本原因與南方是蓄奴大宗有關。南方長期依賴農作,棉花田等產出需要大量人力資本,因此買賣奴隸以作為勞動力(而非服務性質,且是在鄉間)是一種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。雖然北方也有黑奴,但北方城市較多,在城市的奴隸待遇較好。Frederick Douglass 就是其中一例。Douglass在城市當中經常能得到幫主人跑差事的機會,因此逃脫的機會就多了些。他也是逃脫成功的黑奴中,數一數二的有名,多數美國國高中生都有讀過他的傳記。

另外要注意的是,南方與北方對於南北內戰為何開打一直都有分歧。至今於美國南方各州都還是有Confederate Flag(邦聯旗)的蹤跡。北方與多數歷史觀點傾向認為內戰原因為南方州蓄奴,北方主張解放。南方各州(某些現今觀點仍未改變)傾向認為北方州干預他州事務,內戰是為了各州主權而打。

不得不說,當南方人放下種族的偏見、刻板印象,單純的想和人聊天交流、招待人,是非常單純可愛的一群人。但也是因為如此單純,是政治上容易被情感操控的⋯⋯很多政治保守的南方人都是Fox News的忠實觀眾。

[feet on the dash]

我意外的還蠻喜歡鄉村歌曲。通常這類型都有各種不同州別混在一起的country accent加上前文不對後語的內容(詳見Bo Burnham的吐槽)。

去年秋天有機會到Dollywood(紀念鄉村歌手Dolly的大型鄉村主題遊樂園)實測我到底有多鄉村,結論是我再也不敢去了。

Feet on the dash傳神地描繪美國南方對於自由的想像。就是自己能有可代步的(或許也能載貨物)小型私家車。筆直且寬敞的道路,來到為車輛打造的南方城市,必須有無車便是無腿、寸步難行的窘境。

而大眾交通運輸的缺乏也是系統性種族/階級歧視的一環。

許多人不曉得,喬治亞是MLK黑人民權運動之州;同時,亞特蘭大往東開一小時左右,便會抵達當年KKK發跡的石頭山(Stone Mountain)。種族的問題在這樣的地域上,有很大的影響力。政治上與文化上保守的南方各州,本身對課徵稅金興建公共基礎設施就十分反感。在這之上,大規模擴建地鐵和公車網絡將會減少內都市(inner city)非裔美國人的箝制,他們將有機會以低廉的成本坐上地鐵,「晃蕩」到上城區,破壞美國理想且均值的的「郊區生活」。

我仍然能在郊區看見反對地鐵擴建的標語,以及對於在郊區興建可租式公寓(這裡相對於獨門獨院的House)的反彈聲浪。這些並不是南方才能見到的特殊景象,但在地域上的脈絡下,我發現這些反對的輿論導向,經常把種族與階級混在一塊談論,這大概才是美國南方較為特殊之處。

[Redneck]

美國鄉村裡,脖子曬得通紅的白人——常見貶義詞。相對於種族的歧視,這個詞應該是對於白人階級上的劃分。

往郊區行駛30分鐘,樹木逐漸茂密,大樓矗立的天際線開始模糊,停放各式怪手與UHaul還有中古車的大型停車場漸漸冒了出來。這時目光仔細在林木樹葉中搜索,你會看見像是鐵皮屋、又像是貨櫃聚集在一塊的Trailer Park。這些長條形的臨時家園(Mobile Home)是美國底層的表徵之一。

經常與內城區的國宅相對(Public housing project, 簡稱project,通常可以和hood有所連結),這些Trailer park裡頭也是住著經常要領救濟金才能維生的人。刻板印象中,國宅大多數住的是拉美/非裔,而鐵皮屋樂園住的是白人。他們有些自己有能力買下臨時貨櫃屋,有些只能租用。

(詳細可以參考John Oliver某一集-> link here
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以下屬於較為瑣碎的南方生活討論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-

[口音]

這裡不多說了,南方口音很多人都已經講過。各州口音不太相同,也有一些不太相同的文化。

南方俗諺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_NCzNSoE8A

***pitch a fit***

亞裔也能有南方口音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imrGc8nZJM

[配菜]

美國最愛的連鎖店沒有之ㄧ:Cracker Barrel(https://crackerbarrel.com/)。真的是我最愛的Comfort Food, Go-to Food (我不會翻譯,可能對台灣人來說的go-to就是雞排珍奶吧?)。

來分享我最愛的配菜(有時候也很難分得清這些是不是「南方特色」的食物,我只能說我的飲食習慣是Southern-inspired)

NO 0.1 Southern Style Sweet Tea

坐在front porch喝sweet tea是生活的小小快樂。南方甜茶,真的很甜,大概是手搖飲料全糖的程度。南方人熱愛甜茶,戲稱是Southern Table Wine

NO1 Chicken & Dumplings

我永遠的愛,很多人無法接受就是了。有點像面疙瘩在濃湯裡打滾的感覺。

NO2 Biscuits

我經常說biscuit就是美國的Scone,只是biscuit多數是buttermilk,沒加入蛋打發。口感上比scone軟。吃甜的跟鹹的都可以,鹹的吃法是加gravy(美國的滷汁?有點像奶油濃湯)一起吃。

NO3 Grits (右)

其他我不敢說,但Grits很南方,尤其shrimp & grits/cheese & grits 的部分。早上喜歡吃熱熱食物的人,可以推薦嘗試看看。

NO4 Mac & Cheese

焗烤通心粉,起司爆濃,吃幾口就飽了。貌似是南方會加入焗烤的元素,而且黑人跟白人家庭的做法通常有差別(根據我朋友描述)。

NO5 Green Beans

美國的country green beans都泡的軟軟的,我自己喜歡吃奶油調味過的。

NO6 Cajun Anything

Cajun 是Louisiana特有的一種調味,辣辣的還不錯。Cajun French 一直是我很想多認識的領域,但實際上還沒機會去紐奧良玩:(
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後記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-

有機會來南方找我玩!

也希望住在南方的各位大家可以跟我交流交流在南方生活的心得。我想看到台灣人在南方的敘事可以蓬勃發展,更多人跟我一起講南方口音(?)。

--

--